- 办公系统入口
- 用户名:
- 密码:
作为家长,你知道自己身上肩负了哪些重要的使命吗?“很可惜,很多家长只知道分数和名次。其实今天的竞争不是‘争第一’,而是‘找唯一’——找到真正属于你的特长优势。”近日,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做客沪江网发起的“陪伴•成长”家庭教育高峰论坛,发出了这样的感叹。在杨东平看来,观察和发现属于孩子独特的禀赋、潜质、爱好,才是家长身上肩负的最重要使命。因为,教育的真谛,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。
传统家教陷入“可悲处境”
一个小学生,期末考试语文、数学考了双百,回到家里却嚎啕大哭。他的妈妈很奇怪:“你考了双百为什么要哭?”这个小学生回答:“班里还有一个同学也考了双百,我们是并列第一。”
这是一段经常发生在母子间的对话,一个孩子考了98分,回家向妈妈报喜,妈妈黑着脸说:“怎么没考100分?”
“我们现在想反问一句:‘妈妈你为什么没有当市长?’家长做不到的事情让小孩来承担,这是非常残酷的。”在杨东平看来,现有的儿童教育体系中,存在大量违背教育初衷的“反教育现象”。知名大学毕业的硕士、博士,从小就把同学当成敌人,为了争第一,考试前故意把同学的笔记本藏起来。这些近乎“残酷”的现实大量存在,究其原因,与现有的家庭教育现状不无关联。“我们曾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家教,在今天已经大幅度、大面积沦陷了,我们的家庭教育已处于比较可悲的处境。”
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约有6200万教育边缘化群体——留守儿童,占全国少年儿童总数的1/4,这些家庭中,亲子隔离、家庭分裂,家庭教育严重缺失。即使是剩下的3/4家庭中,家庭教育也被学校教育挤占,家庭成为了学校的“第二课堂、第二战场”。
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,培养出了“有理想没方向,有个性没主见,有学历没学问,有知识没文化,成年人未成人”的“新生代青年”。他们虽然取得了文凭,但对应的精神世界没有得到成长、过于贫瘠。一些年轻人只关注明星八卦、看韩剧。还有一些大学生求职由家长陪同,从人格状态上来判断还是一个未成年人。他们没有主见,不敢选择,处处依赖家长,这就是现代家教的一个后果。
观察和发现属于孩子的独特禀赋
家庭教育为何重要,它到底承担了哪些功能?在理论上,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有着清晰的划分。因此,在发达国家,学生在校时间受到严格控制。尤其是小学生,下午一点半要求家长必须把孩子接回家。因为学校面对大量的学生,提供的是一个公共、普遍的课程。而对于学生个别的关注、指导和观察则须由家长来完成。
论坛中,杨东平用两个故事阐述这个问题。一位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“神童”,拿到了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。博士毕业的当天,她做出了一个“令人咋舌”的决定——把博士文凭寄给父母,并告知“你们要求我做的事情我完成了,今后,我要做自己的事情,那就是去电台当主持人”。很多人不解,要做主持人,是不是非得考个美国博士?“但是现实很无奈,这是父母给她的压力,为她做出的选择。一直到成年后,她才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。”杨东平说。
而另一个相反的案例,则是一个“差生”逆袭拿诺奖的励志故事。他从小到大都是“差生”,中学生物老师给他写下评语:“我知道你很喜欢生物,但是你想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,是毫无希望的。”他把这句话裱在镜框里,挂在墙上。这时,只有一个人对他抱有信心,就是他的母亲。这位母亲始终坚信儿子在生物领域极具天赋,因为暑假带儿子去公园玩,他蹲在地上数了两千条毛毛虫。2012年,这位“差生”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奖,他就是英国人葛根。
“从今天开始,家长请给自己增加一个新使命,不要光盯着考分,而是点亮孩子的心灵,找到儿童成长的方向,把这些当作自己的终极使命。”杨东平说,从上面两个事例不难看出,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要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品质,如遵守游戏规则,有感恩之心,乐于助人、有宽容心、为人正直,学会尊重,乐于分享,善以待人等。
“这些品质是一个青少年需要在日常生活、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学习的,这需要家长非常用心地去引导和培养。”杨东平说,除了培养孩子的人格外,家庭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,观察和发现属于孩子独特的禀赋、潜质、爱好。在杨东平看来,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成长、成才。如今,一些学校老是教育学生不要偏科,要全面发展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前两年就提出了一个强烈建议,改变全面发展的方针,强调“个性发展”。其实,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都是个性化的。自己能够做到的就是自我发现,个性发展。
“我们常说一句话,‘教育的真谛,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’,这意味着,家长并不是要给孩子灌输教科书上的知识,而是让孩子自我发现、自我实现。”杨东平表示,家长在学校教育之外,从小发现孩子有没有属于自己的禀赋、爱好、特长,想方设法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焰,让他们尝试做不同的事情,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,帮助他找到真正的爱好。让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展现是家长的终极使命。
成功家庭教育的三个衡量标准
家庭教育如此重要,那衡量成功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标准呢?杨东平列举了三大标准。
首先,在儿童期,教孩子与书为伴,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。其次,培养孩子的情商,而不是更多强调智商。家长要提炼并关注孩子的情商,使他成为一个大气、包容、有爱心的人。
最后,孩子到高中阶段形成明确的个人爱好,有主动学习的方向。孩子有了兴趣作为引导,学习也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。
除此之外,孩子未来过得幸福与否也是判断家庭教育成功的“试金石”。周国平对幸福做过如下定义:“一个人要获得幸福,要做好两件事。即八小时内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且能够干好的事,八小时外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,这样,24小时都幸福。”
在杨东平看来,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,并非易事。尤其是学历越高的人,进入婚姻越困难。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,在他们最适合交往的时候,动机和能力被学校、家长和考试抑制住了。最活跃、最热烈、最有交往愿望的时候,不让他们交往,说不能分心。等到博士考完了,这个季节过去了。”杨东平说。
因此,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终生幸福。在美国的学校,与人交往、尤其与异性的交往,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。如果发现一个男生或女生在外面没有异性同伴,不善于与异性交往,老师可能就要找他谈话了,是不是需要帮助创造一些机会,这是需要学习属于情商的内容。
家长要保持一颗强大的平常心
《三字经》有云,“子不教,父之过”,谈及家庭教育,杨东平还特别强调了父亲的作用。在他看来,那些“成年人未成年”的孩子,很大程度要问责于父亲。因为社会学家将人的天性归纳为亲密性和独立性。前者包括亲子互动的时间和亲子之间的情感,这部分主要来源于母爱的放大;而独立性则更多来源于父亲。父亲在事业上打拼的形象,常常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,父亲的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孩子逐渐长大成人。
杨东平举例说,在欧洲贵族的教育中,一个男孩在四五岁之后就要交给男保姆来照顾,男保姆给孩子讲述强盗、航海等内容的故事,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勇敢心灵。父亲除了要教育孩子敢于冒险,走自己的路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功能,就是性别认可,尤其是女孩。“时常对妻子实施家暴的丈夫,会对女儿造成非常负面的性格影响。”
最后,杨东平也提醒家长,要保持一颗“强大”的平常心。不要被“起跑线”的竞争所忽悠,不要被学校的排名和升学率所诱导,而要坚持自己的人才观。仔细考虑一下,你的孩子是否一定要上名牌大学?是否一定要被当作神童来培养?还是,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、有自己的爱好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做个普通人就足够了。
在日本、台湾等地考察时,杨东平发现当地学生的志向都很“渺小”,有的喜欢当蛋糕师,有的想开服装店。“这就是大多数人正常的选择,过一个自己喜欢做的、能够做的、对社会有意义、也能养活自己的生活。”杨东平说,如今一些家长教育孩子,定下过高的目标,其实没必要。
今年的父亲节,杨东平收到了一条来自女儿的短信——“我可能没有实现你的愿望,没有什么闪光的业绩,我只能做好你的小棉袄,祝你父亲节快乐。”作为父亲,杨东平一直很关注女儿的生活。他说,做一个普通的工作者,能够投入社会自食其力,就很好了,这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目标。“如果家长都有这个平常心,不要拼命争第一,压力就会小很多。”
除了降低期望值,家长自己要放松。“如今不少老师很强硬,会训斥家长,家长还是要下决心,将保护儿童作为首要己任。”杨东平说,保证小学阶段每天多睡一小时、每天多玩一小时。老师批评家长要多承担,这个最低标准在今天也很有价值,需要努力去营造和争取。
主办:淮南市妇女联合会 皖ICP备18024068号-1
承办:淮南市妇女联合会办公室 地址:淮南市洞山路32号 电话:0554-6644370 访问量: 5247 次